湯姆大叔這幾年在職場跟年輕朋友們相處,發現有一種很常見的情形,叫做「沒必要」。例如:
「這幾本書不錯,有空可以看一看,對於專業知識的增加會有點幫助。」
「我覺得不需要啊,反正有必要的時候,不是 Google 跟 ChatGPT 就可以查到了嗎?」
「這件事情你要不要再想一想?或許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。」
「不用想吧,你告訴我怎麼做不就好了嗎?」
「我覺得大家可以聚集起來討論一下,搞不好可以聽到更多考量與優缺點。」
「為什麼要浪費時間討論?不就是這個比較好、那個比較不好的事情,直接選一下很困難嗎?」
「本季的報告出來了,拿去參考看看。」
「欸不是,這有好幾頁,太長了,看不下去,可以提供懶人包版本嗎?」
若要以此說他們的反應跟態度不佳,似乎也太偏頗。許多年輕人們畢竟是在有各種科技和工具的環境下成長,連學生時期準備考試,都可能有老師提供彙整好的各種筆記跟懶人包,要得到答案一點都不困難。然而只求答案、只看結果,這樣真的好嗎?
我想起自己 90 年代、剛從美國回到台灣進入職場時,頭三個月都是在前輩身邊聽他們講電話。三個月後,我才拿到一些「成功率不高、失敗也沒關係」的名單,當成入門基本功練習。那時候我深刻了解到,前輩們在電話裡的每一個提問,其實都是在釐清客戶真正的需求,而這個「過程」非常重要。雖然我們身在職場,都知道主要是看成果,可若沒有經歷過程,根本不會曉得為什麼這是最好的答案,更別提旁人多問兩句原因時,很可能講不出事件背景跟有道理的依據,最後出來的就是一個沒有說服力的答案。
當然,也有些年輕朋友來問我的建議,想知道怎麼做才能更好。我的想法大概是以下這幾點:
一、別害怕提問與思辨。
主管、同事們的發問與否定,甚至要求討論,有時候不見得代表全盤捨棄你的看法,只是想知道過程有沒有他們沒思考到的地方,彼此激盪、看能不能找出更好的解法。
二、別急著反擊或放棄。
某些朋友在得不到肯定時,會立即升起防衛心、採取反駁與不願溝通的做法。也有朋友在聽到「你要不要再想想」時,馬上說自己不懂,所以沒辦法做這件事。然而這真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,可以幫助自己了解更多來龍去脈跟因果關係,並且吸收不同的看法,往後的思考邏輯就會更全面,不至於只有某種偏頗的論點。
三、別害怕錯誤的發生。
每個人都會犯錯,不存在有錯就是零分這件事,何況生活與工作有太多事情都沒標準答案,所以不必凡事都要找「零錯誤的做法」。重點在我們有沒有從錯誤的過程中學到什麼,以及如何避免日後再犯相同的錯誤,這才是最實際的。
四、別忽略練習基本功。
Google 跟 AI 的誕生雖然讓世界更方便,卻也容易讓人太依賴最後的答案,反而忘了背後應該鍛練的基本功。例如一個業務,勢必要了解自家的產品跟別家有何不同、原廠為何這樣設計、消費者可能買單與卻步的原因是什麼、為什麼現在買是最好的時機點、新舊產品差異等等,甚至必須有技巧地從各式提問及溝通中找到蛛絲馬跡,或者協商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。總不能在顧客有疑問時,回答「因爲是公司告訴我們的」吧。
湯姆大叔希望大家記得一件事:職場雖然最重成果如何,但絕對不代表前面的過程不重要。有經歷、體驗、過程、學習,才能擁有更深厚的實力喔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