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台股基金與台灣 ETF,哪個比較好?

已更新:2022年7月30日



有朋友希望我整理一下有關台股基金與台灣 ETF相關的資訊,綜合大家的問題,提供我的觀點如下:


1.基金有高額的經理費與銷售費用

台股基金的經理費加上保管費,大約每年在 1.6~1.8%。而台股 ETF 的經保費大概在 0.35%。通常是越簡單的越低,科技、中小企業、上櫃基金或是 ETF 就會稍高一點。而這些費用是每日由基金淨值扣除,扣除該有的費用後,投資人會收到硬碰硬的投資報酬率。


至於一次性的費用,則有銷售手續費(視通路平台,各自高低有別),通常鉅亨網、基富通或是各基金公司、銀行的網路平台比較低,會有生日當月免手續費、或是不定期的零手續費等促銷。以長期投資人來說,這個影響程度較低;但若是喜歡頻繁進出的人,這個費用也會是一筆支出。


2.哪些基金有比較穩定的表現值得推薦

以 2022/7/19 的淨值來比較(1、3、6 個月以及 1、3、5、10 年,總共七個區間),選擇的標的必須要成立超過十年。以基金來說,很多評論認為基金經理人常常換,然後換人也沒有通知投資人(其實法規有規定這些資訊必須在基金月報定期揭露,不看不能怪別人)。但若長期基金的績效都名列前茅,要不就是基金經理人一直沒換人,或這家基金的投資團隊真的很嚴謹地執行投資策略。目前比較起來,個人認為下面這幾家公司的表現穩定:安聯、野村以及統一投信,而復華也是傳統台股表現不差的公司。


3.台股基金績效何時會輸給台股 ETF?

這要用宏觀一點的角度來看比較理想。整體而言,越是新興市場、規模較小的單一國家,或是獨特性的產業,比較容易出現資訊不對稱的超額報酬。很不巧,台灣股市就是屬於此類相對淺碟的市場,因此常常出現中小型股票超越一般類股的現象,尤其科技、生技類股。偏偏台灣投資人對於流動性這件事不太在意,反而認為股本越小越容易飆。這樣說也沒有錯,只是很多時候是往下飆,或是很喜歡把一個十年的產業趨勢用十個月做完,漲到最後就只剩下本夢比,因此台股基金中長期的績效表現,相對於 ETF 會比較突出。


至於台股 ETF 表現在什麼情況下會比台股基金好呢?以 2022 年來說,台股 ETF 表現比較突出,主要是因為科技股中,台積電 TSMC 的表現相對抗跌,政府基金進場也是以 TSMC 為撐盤工具(此處暫不討論政府應不應該出手救股市)。因此就投資策略來說,當投資人看不清行情、但又認為應該逢低建立部位時(不管是攤平或是新部位),ETF 會是一個蠻好的選擇。等到市場確定反轉向上時,再去看看有沒有哪些產業或是基金衝得特別快,可以試著追捧一下。


4.到底要怎樣布局呢?

還是老話一句:每個人的口袋深度不同,想要退休的時間不同,想要的退休金不同,家庭背景也不一樣。試想每個月有閒置資金二十萬跟兩萬的人,投資策略怎麼會一樣呢?有人對於 10% 漲跌完全無感,有人 4% 上下就快要暈厥,怎麼會有一個產品可以同時滿足這兩人的需求?貓抓老鼠,大家花很多時間上課,學各式抓老鼠的方法──基本面派、技術分析派、單筆重押派、定期定額分散派,也花時間學各式商品── ETF、選擇權、認股權證、期貨、數位資產等等。但是有沒有問問自己:到底要找什麼樣的老鼠?有沒有想過同樣是航海王,怎麼會有人變成幽靈船?同樣是黃金、原油,怎麼會有人輸到脫褲,有人卻口袋滿滿?搞半天,想要擇時進場(timing market)的人,最常被市場修理。一個月猜一次,漲跌最慘猜錯十二次;但是如果天天猜,倒楣起來可以一年錯兩百四十次,不是嗎?


別人的做法不是你的答案,別人的風險不一定是你可以扛的。要投資什麼、放多少錢,沒有標準答案,重點是自己需要什麼,先想清楚再說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